违和感(揭秘违和感背后的原因)

违和感是我们每天都在遇到的一种情感体验。从某种角度上讲,这是一种非常人类的感觉,源于我们的大脑系统给出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上的负反馈,告诉我们现实并非完美无缺。对于某些人来说,违和感可以是构建自我的建设性来源,但对于另外一些人,它也可能会带来某些不好的后果。

我们每天都会接受来自周围环境和自身感知的丰富信息,但是我们的大脑并不会像一台记录仪一样接受和处理这些信息。相反,大脑会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过滤来排序和总结出我们需要关注的信息。对于过滤掉的信息,大脑会抹掉它们的存在感,因此当这些信息再次引起我们的关注时,我们就会感到违和了。比如你发现自己的名字被错写成了“Marrisa”,你肯定不会吃惊,因为你已经适应了正确的拼写。但如果你看到一个“Marrisa”品牌的广告,你一定会感到一股违和感。

违和感常常能够启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,让我们找到与众不同、独具创意的解决方案。但是如果这种违和感变得太强烈,就有可能引起一些负面的后果。比如,当我们看到一幅画时,它的主题和色彩并不协调,这就会让我们感到违和,从而减少我们对这幅画的关注。同样,当我们在接受到他人的观点时,如果他的想法和我们原本持有的看法产生了矛盾,那么我们也会感到一股违和感,从而减少对他人观点的重视。

总的来说,违和感并不是坏事,只要适度的处理,它还可以带来很多益处。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和它共处并在其中找到灵感。

相关信息